大学新生“思政第一课”怎么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沙龙暨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9-09浏览次数:1196


新学期伊始,又一批青年学子迈入了大学校园,他们要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此时,他们对未来无限憧憬,对未知心怀忐忑,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还迷茫。

如何帮他们找准航向?用什么为他们注入超强动力?怎样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努力奋斗,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在哪里?

9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和思政课公共教研室联合举办“大学新生思政第一课怎么上?”——思政课教师教学沙龙暨集体备课会。大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全体专兼职教师、马院全体院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沈卫教授主持。

沈教授指出,讨论大一新生思政第一课怎么上?首先要理解思政第一课是什么样的课?思政第一课应当包括四个方面,有意义的课、有效率的课、有生成性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其次,应该怎样才能上好思政课?需要在我们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思政课。

随后,全体思政课教师畅所欲言,就大学新生“思政第一课怎么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老师们谈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可以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回顾百年党史,从纵向维度展现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学生了解百年党史,感受百年辉煌,最后落脚在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时代定位、自我定位、课程定位几个角度出发,让大学生增强其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开学第一课可以以某一位历史人物(比如毛泽东、周恩来)为例,通过对历史人物生平重大事件的介绍, 探究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人生理想、人生抉择,然后引导学生畅想自身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活;可以结合百年党史,从五四年过渡到北斗青年再到抗疫青年,给学生构建一个为特殊教育事业奋斗的情怀;今年是奥运年,可以以“奥运精神 中国力量”为主题,让学生明白精彩的人生是奋斗出来的,梦想是干出来;也可以结合今年的疫情防控,把疫情危机化为思政课教育契机,讲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的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自信。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老师们还谈到,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需要落足于“实”,需要扎实的理论做基础。《思想道德与法治》涉及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加上教材变化,需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思政课需要强调“课”,所以还是需要注重教学环节,思政课一定要和学生未来进入社会、职业生涯挂钩,把我们的思政课上“活”, 可以选择优秀校友的典型事件引领学生加深对于学校、专业的认知,校友事迹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可以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

对于聋人大学生的思政第一课,老师们谈到,在第一节课会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结合线上教学,可以创新教学形式,邀请优秀的毕业生进入课堂,现身说法谈谈思政课的引领作用。线下教学,可以利用学校资源,比如走进学院的名人园,加深聋人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教学形式上老师们谈到,充分运用学习通软件辅助教学,构建良好的课堂生态。

副院长荣霞肯定了老师们对教材理解解读透彻,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她指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既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有马院新生代教师,希望老师们充分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新生的思想特点,选择好一个明确的主题,上好新生的思政第一课。

院长涂平荣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集体备课的意义,他希望各位老师要仔细研读新教材,要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持续深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最后,直属党支部书记蒋科星指出,这次党支部活动和教研室活动深度融合、双向互动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于老师们来说,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双提升。希望老师们在“开学第一课”的设计上能坚定“思政第一课”的政治内涵,明确“思政第一课”的时代使命,把握“思政第一课”的实践要求,从关注对新生的政治引领、联系时政热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遵循教学规律提升教育效果几个方面精心准备大一新生的“思政”第一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文/沈卫  图/沈卫  审核/荣霞)


版权所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投递邮箱:mayuan@njts.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神农路1号    邮政邮编:210038    联系电话:025-8966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