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2024年全国两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3-12浏览次数:42


     3月4日至3月11日,2024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时组织教师收听收看,大家对全国两会进展时时关注,并引发了热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黄珏:

热辣滚烫的新学期刚开始,全国两会代表就在阳春三月齐聚北京,共赴“春天的盛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景壮阔,任务艰巨。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认真组织全体教师热切关注今年的两会精神,及时开展集体备课会,将两会内容和精神与思政课程高度融合,第一时间把党的最新指示传递给青年大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担当,勇于创新,学习强我更强国,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青春华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九童(博士、副教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特殊师范本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抓住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努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创品牌的思政课,铸牢特教师资培育的思想文化基础,做亮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实现特殊教育领域全方位、体系化的立德树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荣霞(博士、副教授)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召开的重要会议,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为高等教育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始终牢记育人初心,立足思政课课堂,及时主动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新思想、传递正能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沈卫(教授)

春盈四海,百业俱兴。2024年全国两会大幕将启。肩负职责使命,带着殷殷重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赴春天的盛会,吹响团结奋斗的前进号角。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和衷共济、实干笃行,一定会成就新的精彩、谱写更壮美的华章。

今年两会,李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很多新词热词,“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新三样”“超长期特别国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林林总总,让人耳目一新。细读这些新词热词,核心是高质量发展,路径是“稳中求进”。这背后,是一个国家生机活力与创新力在喷涌,也是一个民族不懈奋斗、不断向前的写照。
作为思政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发展。在思政课教学中,解读好两会热词,或引入两会热词专门讲解,或结合授课内容深入剖析,将思政课堂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才是思政课正确的“打开方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帼(博士、副教授):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关注着两会的进程,聆听着两会的声音。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继续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以课堂为主阵地,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综合素养,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荟(博士、副研究馆员):

全国两会的召开,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为梦想砥砺前行。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一定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阳(副教授):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在经济、科技、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科技创新的硕果累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成就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报告中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方向和目标,特别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具体举措。这让我对国家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政府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我要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的期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阚宗兰(副教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的两会在世界范围内也引发了强烈反响。两会关键词从“新质生产力”到“高质量发展”,从“深化改革”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韧性和活力,直面挑战、积极进取的底气和信心,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携手同行的行动和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准备把两会精神落实到工作、传达到课堂中去,增信心、鼓干劲。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卫娟(副教授):

本次全国两会出现了一个热词、新词,即新质生产力。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则需要以高水平科技为依托,而高水平科技来源于大量创新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兴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构建教育、人才、科技的一体化。报告中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特殊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等,既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身为一名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深耕细作,发扬教育工匠精神,以生命影响生命,厚植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自信力、自豪感和认同感,引导他们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可靠的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莉(副教授):

学习两会精神,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残疾人教育的深切关怀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2024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让残疾大学生有可感知、可传播、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帮助更多残疾大学生创造更加出彩的人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嫣(副教授):

今年的两会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头召开。关注两会,认真学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倍增。今年政府工作任务强调要坚持一体化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强调坚持办好特殊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与使命。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并领会两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时代新人,同时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以更可行的专业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建中(副研究员):

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的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并对此进行一系列部署,这也是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高校是众多高端创新人才的大本营,人才优势凸显。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高校建设要着力突出两个方面:一是打造体系化、多层次的人才成长平台;二是深化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激励政策。除此之外,高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彭燕媛(博士、讲师):

今年两会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持续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我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贯彻落实“两会精神”,通过开展研讨会等形式,与中小学思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促进跨学段、跨层次的经验交流和教育资源共享;亦将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校合作的思政教育项目,为中小学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推动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并在之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开展调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为教育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促进教育政策的创新和完善。希冀能够通过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努力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绥(博士、讲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要加深对新时代办好特殊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菲(博士、讲师):

    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纵观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新质生产力将取代传统生产力,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生产力,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编辑/曹宗敏 审核/黄珏)


版权所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投递邮箱:mayuan@njts.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神农路1号    邮政邮编:210038    联系电话:025-8966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