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特殊教育大中小思政一体化,2025年4月2日上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渡江胜利纪念馆联合主办“思政课实践教学暨特殊教育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研讨会”。学校教务处副处长万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九童、校团委副书记郝晓川、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郭方天
等与来访的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徐丽、公共服务部部长潘迎围绕校协同育人、红色资源赋能特殊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院长助理郭方天主持。这是继2024年双方签署《思政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馆校合作迈入深化内涵、创新模式的新阶段。
渡江胜利纪念馆潘迎部长系统介绍纪念馆近年来打造红色基因库、搭建青少年实践教育平台、接力传递红色种子等大思政课建设经验,重点介绍了2025年“接力传递红色种子 贴心呵护爱国精神”项目实施情况。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无障碍红色宣讲团”学生代表特殊教育专业嵇祥轩同学汇报了“爱国主义进南京特殊学校”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重点推动红色场馆课程资源进入特殊学校,推进文化场馆无障碍宣讲形成常态。
随后,校馆双方围绕“行走的思政课”、“红帆扬”党建品牌和特殊教育大中心思政一体化进行了深度研讨。渡江胜利纪念馆徐丽书记介绍了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定位,对树立好“红帆扬”党建品牌提出了希望,也对深化合作提出了新期待。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九童院长介绍了学院重点推进的“行走的思政课“和”博爱思政课“建设情况,并且就纪念馆“传递红色种子”的项目实施、“红帆扬”党建品牌建设提出了建议。校团委副书记郝晓川建议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服务“品牌化建设”,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品牌。沈卫教授介绍了特殊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相关研究项目情况,并且邀请纪念馆相关专家共同推进项目。
最后,教务处副处长万谊提出了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校馆合作框架、建设“行走的思政课”与“行走的博爱课”等建议。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渡江胜利纪念馆旨在通过馆校合作走深走实,携手书写新时代特殊群体等大思政课建设新篇章,让红色精神的光芒温暖每一个特殊的心灵,为全国特殊教育领域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南京方案”。
(文/陈文 编辑/孙菲 审核/张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