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时 | 乡音传新声,实践觅真知:马院“乡之兴愿”传声队常州行记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8-27浏览次数:35


------马克思主义学院“乡之兴愿”传声队赴常州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探究党建引领下苏南新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2025825日至26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之兴愿”传声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珏书记和刘绥老师的带领下,赴江苏省常州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追寻历史文脉,感悟红色精神与文化传承


825日,团队首站抵达位于武进区的王诤将军纪念馆。通过聆听讲解与观看珍贵史料,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这位新中国无线电通信和电子工业奠基人的卓越功勋,深刻感悟其身上体现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随后,团队走访了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成功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模式,为队员们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鲜活样本。当日,团队还参观了周有光先生生平陈列馆,领略了这位杰出语言学家的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深入红色村落,调研乡村振兴实践创新


826日,团队奔赴此行的重点调研地——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阳山村。这个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村落,是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原阳山村党支部书记---孔新颖仙姑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娟热情接待了团队,并详细介绍了阳山村以党建引领,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打造“一个红色村落、一条徒步线路、一只红色南瓜”为核心的红色文旅融合项目。村集体通过将革命历史故事与当地风情民俗、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积极探索业态多元化、形态高级化的红旅品牌发展之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阳山村与茅山自然学校合作,共同开发了独具特色的“阳山红南瓜”项目。该项目以“劳动体验+红色教育”为主题,创新采用“高校+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不仅推出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红旅融合产品,更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是党建引领下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深切感受到了阳山村在激活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文化兴村、产业富民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此后,团队还调研了位于金坛区另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仙姑村,重点考察了其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促进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




       理论联系实际,探寻发展路径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建引领视域下苏南新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深入访谈、具身体验等方式,“乡之兴愿”传声队的师生们不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和文化熏陶,更直观地了解了常州地区(特别是阳山村、仙姑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将把调研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努力为总结苏南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年的观察与思考。此次常州之行,是一次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行动。(图/马陈易 文/刘绥 编辑/曹宗敏 审核/黄珏)




版权所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投递邮箱:mayuan@njts.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神农路1号    邮政邮编:210038    联系电话:025-8966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