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专题会议暨集体备课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直属党支部书记蒋科星主持。
蒋书记首先传达了学校《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随后,全体教师一起集中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新闻视频。
就习近平总书记赴广西考察第一站,为什么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全体思政课教师在沈卫教授的带领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会。
湘江战役作为红军成立以来遭受最大损失的一场战役,也是因为其重大伤亡而惊醒梦中人的红军涅槃重生之战。沈卫教授运用三维地图带着老师们直观地回顾了湘江战役的全过程。她从湘江战役的地理态势开始讲起,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和作战计划,介绍了新圩、光华铺、脚山铺三大阻击战的艰难战况,着重分析了导致这场劫难的原因,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最后,她强调:没有苦难,何来辉煌,无论是教训还是功绩,87年前湘江边的这场生死决战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老师们在讨论中表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中的悲壮一页,这场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关键一战告诉我们,前进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就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老师们学习后纷纷发表了感言:
阚宗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第一站就去了湘江战役纪念园。湘江一役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关系生死存亡的战役,战后红军由八万多锐减到三万多,血染湘江使当地的老百姓流传一句话: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革命先烈们的理想信念、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当代奋进征程中应该凝聚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党员、思政课教师,要秉承初心使命,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基因,育好人守好田,培养出能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有家国情怀的当代青年。
彭燕媛: 总书记在广西考察的第一站湘江战役纪念园,这正是在红色资源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政课老师,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我们可以跟随总书记的步伐,在红色资源中学史增信,感悟信仰的力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周帼: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的第一站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他说,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要学习红军将士一往无前、不畏困难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立足本职工作,抱定必胜信念,克服各种困难,不畏艰难挑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己之力。
朱久兵: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工作,提出了希望,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指导,深刻认识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巨大的成果和进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以进一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考察讲话精神为我们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自觉坚持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牢牢把握两个维护,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努力!
荣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表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思政课教师,更要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铸魂育人,聚焦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师生同心同频,以百年接力,强国有我的担当,实学实干、勇于创新,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院长涂平荣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校和学院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齐心协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最后,直属党支部书记蒋科星总结时强调,当下,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总书记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5月12日上午,在全体教师专题学习会议之前,学院直属党支部委员会先行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赴广西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文/于莉 图/于莉 审核/蒋科星)